四川教師招聘考試:戰后美國經濟的發展
- 時間:
- 2022-01-18 11:00:34
- 作者:
- 曾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四川教師資格網





一、考情分析
二戰結束后,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頭號強國,也憑借經濟、軍事后盾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起經濟霸主的地位。但此后,美國經濟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呈現出繁榮、衰落與復蘇相交替的現象,這與美國的國內外形勢緊密聯系,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美國的霸主地位。
戰后美國經濟的發展是歷史學科教師招聘筆試考試的常見知識點,具體來說主要是不同階段經濟發展的表現、原因及影響,尤其是經濟發展與美國霸主地位的聯系考查較多。總體來說,戰后美國經濟的發展是大家在備考過程中容易遺漏知識點。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多以單項選擇題和材料分析題的形式出現,綜合性較強,故將此部分內容整理如下,以供大家備考。
二、知識呈現
三、知識鞏固
1.下圖反映了二戰后美國經濟發展的軌跡。結合所學知識,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圖反映了二戰后美國經濟呈增長的總趨勢
B.20世紀70年代美國國內出現嚴重的“滯脹”問題,經濟發展緩慢
C.該圖反映了二戰后美國經濟艱難曲折的發展歷程
D.國家干預經濟是美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2.二戰后的20年間,美國經濟進入“黃金時期”的原因( )。
①大力拓展了世界市場 ②借助外來援助,大力發展新興工業
③應用先進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④政府加強對經濟的干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世紀80年代,里根出任美國總統,實行以減稅、縮小政府規模、減少對工商業的管制為主要內容的“新經濟政策”,造就了美國80年代后經濟的持續繁榮。里根的“新經濟政策”出臺的主要背景是( )。
A.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瓦解 B.“滯脹”使美國經濟發展衰退
C.資本主義經濟三足鼎立之勢 D.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戰略守勢
4.20世紀5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米爾頓·費里德曼創立了“貨幣主義”理論。主張通過對貨幣供應的管理調節經濟,反對國家全面干預經濟,1976年因此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二戰后至九十年代美國經濟發展過程中,體現米爾頓·費里德曼這一主張的是( )。
A.二戰后,經濟進入20年的快速增長時期
B.20世紀70年代初,經濟出現滯脹局面
C.20世紀80年代初,經濟復蘇并低速持續增長
D.20世紀90年代初,經濟呈現繁榮景象
5.下圖是戰后美國經濟發展的示意圖,其中從“復蘇”到“繁榮”的主要原因是( )。
A.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 B.“福利國家”制度的建立
C.第三產業的興起與發展 D.“新經濟”增長模式的推動
6.列寧在《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中揭示了帝國主義是壟斷的、腐朽的、垂死的資本主義,但事實是二戰后資本主義卻迎來了歷史上最長的平穩快速發展期之一,進入了所謂的“黃金時代”,這著實耐人思考。請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美國經濟發生了麻煩。世界上力量最雄厚的工業國,其經濟增長速度卻是最落后的……我將在今后14天內向國會提出一些法案……從稅收方面鼓勵正常的工廠投資;加緊開發自然資源;促使物價穩定;并采取旨在保證迅速恢復經濟并為今后擴大的長期發展鋪平道路的其他步驟。
——肯尼迪《扭轉頹勢》
材料二 持戰后資本主義可以自行調節觀點的人的錯誤的根源在于他們錯誤地分析了戰后繁榮的根本性原因,比姆斯很好地批評了這種錯誤,他說:“這種觀點忽視了這樣的事實,即戰后繁榮并不是因為凱恩斯主義而興起,在很大程度上這種繁榮與二戰期間的暴力破壞所造成的世界資本主義結構的巨大變化相聯系。隨著這一戰后繁榮的結束(這是一個客觀過程的結果),凱恩斯主義的各種調節措施并沒有能夠減輕隨之而來的危機。相反,在某些方面這些調節措施反而加重了危機,并產生了中產階級對工人運動發動攻勢的社會基礎。”正是由于大的條件變化了……凱恩斯主義不再符合私人壟斷組織的利益和要求,壟斷資本于是拋棄了它,選擇了以私有化市場化為核心的新自由主義。
——劉元琪《戰后以來壟斷資本的演變過程及其未來發展趨勢》
材料三 直到2000年12月克林頓任期結束時,美國經濟連續增長了112個月,超過了美國歷史上任何一次增長期。特別是1996年起,年實際增長率達到4%,而且與此同時,美國經濟保持著較低的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1999年這兩項指標分別為4.2%和1.9%,基本上實現了傳統經濟學教科書中宏觀經濟四大目標不能同時實現的論點和菲利普斯曲線的假定,也否定了潛在的經濟增長率和自然增長率,這種經濟就是新經濟。
——劉緒貽《我看美國新經濟》
請回答:
(1)請結合材料一,簡要歸納二戰后美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原因。
(2)據材料二,歸納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繁榮的重要因素,并運用史實證明凱恩斯主義加重了危機。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美國20世紀80年代新自由主義的表現。
(3)據材料三歸納新經濟的表現,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新經濟出現的政策因素。
(4)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爆發,其巨大的破壞力至今仍影響著我們。請結合上述材料,談談對戰后資本主義發展歷程的認識。
-參考答案-
1.【答案】C。解析:根據圖表信息,曲線顯示了二戰后美國經濟呈現總體增長的趨勢,A項正確;20世紀70年代,美國國內出現了經濟停滯、通貨膨脹的危機,導致經濟發展緩慢,B項正確;盡管70年代出現“滯脹”問題,經濟增速緩慢,但美國經濟并未下跌,也沒有經濟艱難曲折的發展歷程,C項錯誤;在出現“滯漲”危機后,里根政府和克林頓政府都運用國家政權的力量制定合理的經濟政策,使得經濟得以復蘇,并重新出現繁榮局面,D項正確。
2.【答案】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二戰后的20年間,美國經濟進入“黃金時期”的原因在于大力發展對外貿易,拓展世界市場,應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以及政府運用政權的力量加速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這些都促進了戰后美國經濟的繁榮,①③④正確;戰后美國經濟發展并沒有外來的援助,反而是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對歐洲國家進行了經濟援助,②錯誤。綜上所述,①③④正確,選擇C項。
3.【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20世紀80年代,里根面對經濟“滯漲”的局面,提出大幅度減稅、縮小政府開支、減少對工商業管制的新經濟政策,即里根經濟學,故B項正確;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瓦解是在20世紀70年代,與材料時間不符,A項錯誤;資本主義經濟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是在20世紀70年代,與材料時間不符,C項錯誤;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戰略守勢也是在20世紀70年代,與材料時間不符,D項錯誤。
4.【答案】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二戰后至70年代初,美國一直實行的就是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隨著石油危機爆發,美國經濟陷入滯漲,長期得不到解決,直到80年代初,美國通過減少國家干預等措施,逐漸從危機中擺脫出來,經濟開始緩慢增長,故C項正確;二戰后,美國經濟進入20年的快速增長期是由于政策上奉行國家干預,A項錯誤;20世紀70年代初,由于石油危機的爆發,美國經濟陷入滯漲,這也是“貨幣主義”理論出現的背景,B項錯誤;20世紀90年代初,經濟呈現繁榮景象是因為政府堅持“宏觀調控,微觀自主”的政策,將國家干預和市場調節相結合,D項錯誤。
5.【答案】D。解析:根據圖表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經濟從“復蘇”到“繁榮”的主要原因是90年代推行以知識經濟為基礎,信息技術為先導的“新經濟”政策,故D項正確;二戰以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推動了美國戰后至五六十年代經濟的發展,A項錯誤;“福利國家”制度的建立是二戰以來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之一,與90年代經濟發展無關,B項錯誤;第三產業的發展不是推動美國經濟從“復蘇”到“繁榮”的原因,C項錯誤。
6.【參考答案】
(1)加大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
(2)因素:二戰的破壞。
證明:20世紀70年代的滯漲。
表現:貨幣學派、供應學派的興起。
(3)表現:經濟持續增長,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較低。
政策因素:宏觀調控,微觀自主。
(4)戰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雖促進經濟獲得一定的發展,但未從根本上解決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無法跳出其周期性循環的規律。
以上就是關于四川教師招聘考試:戰后美國經濟的發展的全部內容,如果考生想要了解四川公立學校教師招聘、四川事業單位招聘、四川編制教師招聘等有關四川教師招聘的問題,可以點擊四川教師招聘,或者收藏四川教師資格網(http://www.tcmn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