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上半年四川幼兒教師資格考試:保教知識模擬題(二)
- 時間:
- 2022-03-04 14:19:12
- 作者:
- 曾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四川教師資格網





幼兒教師資格筆試保教知識模擬題(二)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在兒童的社會行為中,( )行為最為常見,其次為分享行為和助人行為。
A.安慰行為 B.公德行為
C.合作行為 D.捐贈行為
2.幼兒突然出現劇烈嗆咳,伴有呼吸困難,面色青紫。這種情況最可能是( )
A.急性腸胃炎 B.異物落入氣管
C.急性喉炎 D.支氣管哮喘
3.幼兒園班級種植區的植物首先要符合( )。
A.美觀性 B.安全性
C.實用性 D.經濟性
4.幼兒開始認識到如果在一堆珠子中減去幾個,然后增加相同數目珠子,這堆珠子總數將保持不變,這說明幼兒開始( )
A.獲得可逆性思維 B.能夠去自我中心化
C.使用邏輯原則 D.豐富感性知識
5.讓幼兒觀察一只杯子傾倒在水槽里,立即冒出許多泡泡,從而知道杯子里有空氣,表明其認識是( )。
A.直接的 B.間接的
C.抽象的 D.概括的
6.在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 )是規范的基礎,其他規范是其具體體現。
A.團結協作 B.熱愛學生
C.依法執教 D.愛崗敬業
7.科爾伯格研究道德發展的階段理論所采用的方法是( )。
A.對偶故事法 B.道德兩難故事法
C.觀察法 D.實驗法
8.關于幼兒園環境創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排除安全隱患 B.講究環境動態可變
C.符合幼兒審美習慣 D.堅持以幼兒教師為中心
9.幼兒小方曾經去過云南昆明,之后聽到媽媽和她的朋友交談時聊到昆明,小方的腦海中就想起了當時在昆明的情形,這個過程被稱為( )。
A.識記 B.保持
C.再認 D.回憶
10.根據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下列哪個階段在學前兒童身上有所體現?( )
A.以服從與懲罰為取向 B.以“好孩子”為取向
C.以維持社會秩序為取向 D.以社會觀念為取向
【參考答案】
1.C
【解析】本題考查社會性知識點。在兒童的社會行為中,合作行為最為常見,其次為分享行為和助人行為。故本題選C。
2.B
【解析】氣管異物通常是指氣管或支氣管內進入外來物,氣管是呼吸的通道,假如異物較大堵住氣管,患者可在幾分鐘內因窒息而死亡。氣管異物是引起學前兒童意外非正常死亡的常見原因之一。故本題選B。
3.B
【解析】“安全性”是幼兒園各種活動開展的前提條件,故本題選B。
4.A
【解析】在幼兒末期,幼兒的思維開始出現抽象邏輯的萌芽,表現在幼兒開始獲得可逆思維,比如幼兒開始認識到如果在一堆珠子中減去幾個,然后增加相同數目珠子,這堆珠子總數將保持不變,這說明幼兒開始獲得可逆思維。B項是指幼兒開始認識到他人的觀點與自己不同;C項是指幼兒開始使用邏輯原則,即一個客體的基本屬性不變;D項為干擾選項。故本題選A。
5.A
【解析】幼兒園教育的特點有直接經驗性,指的是由于學前兒童認知水平較低只能通過感官和動作來獲取直接經驗。以上題干中讓幼兒觀察一只杯子傾倒在水槽里,立即冒出許多泡泡,從而知道杯子里有空氣,體現了直接經驗性。故本題選A。
6.D
【解析】愛崗敬業就要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兒童。這是作為教師最基本的職業道德規范。故本題選D。
7.B
【解析】科爾伯格用“道德兩難故事法”,確定被試者道德認識發展的水平。對偶故事法是皮亞杰研究道德判斷時采用的一種方法。觀察法是在自然條件下,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對所要研究的現象或行為進行觀察、記錄和評價的一種方法。實驗法是對某些條件加以控制,有計劃地改變某種教育因素,從而考察該因素與隨之產生的結果之間因果關系的一種研究方法。故本題選B。
8.D
【解析】幼兒園環境創設不以幼兒教師為中心,D選項說法是錯誤的。故本題選D。
9.D
【解析】再現(又稱為回憶)是指識記過的事物并沒有再次出現,由于其他事物的影響而使這事物在頭腦里呈現出來的過程。題干中小方是通過回憶的方式想起了當時的情形,而不是因為又看到的、再認的方式想起來的。故本題選D。
10.A
【解析】懲罰和服從的定向階段的年齡是0—9歲。行動的物質后果決定這一行動的好壞,不理會這些后果所涉及的人的意義或價值。他們憑自己的水平作出避免懲罰和無條件服從權威的決定,而不考慮懲罰或權威背后的道德準則。在這個階段,兒童主要關心的是置身于苦惱和避免痛苦、自由限制和憂慮。這個階段相當于皮亞杰的“客觀責任感”。故本題選A。
以上就是關于2022上半年四川幼兒教師資格考試:保教知識模擬題(二)的全部內容如果考生想要了解四川中小學教師資格面試考試時間、四川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報名時間、四川中小學教師資格報考條件等有關四川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的資訊,可以點擊四川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