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四川幼兒教師資格考試:育人為本的兒童觀
- 時間:
- 2022-02-07 15:49:36
- 作者:
- 曾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四川教師資格網





四川幼兒教師資格考試綜合素質-“育人為本”的兒童觀
一、兒童觀
兒童觀是人們對兒童的根本看法和態度。兒童觀是教育觀的基礎,也是影響教師觀的重要因素。在人類社會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人們對幼兒的認識不盡相同,包括把幼兒看做“小大人”“白板”“花草樹木”“私有財產”“未來的資源”“有能力的主體”等。這些兒童觀既有時代的烙印,又并存于一個時代,既有非理性、不科學的一面,也有較為合理、科學的因素。我們應當實事求是地進行分析,批判地加以繼承與借鑒,從而正確地認識幼兒。
二、育人為本
育人為本是以培養人才作為學校的根本任務,以幼兒為主體,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培養社會主義建設所需要的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育人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靈魂,是教育的本質要求和價值訴求。育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教育不僅要關注人的當前發展,還要關注人的長遠發展,更要關注人的全面發展;不僅要關注被育之人、育人之人,還要關注所服務之對象——國家和人民,為國家服務、為人民服務,不斷滿足國家和人民群眾的需要。
第一,育人為本要堅持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德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樹立崇高理想和遠大志向,從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礎,學習才有動力,前進才有方向,成才才有保障。
第二,育人為本重點要面向全體幼兒,促進幼兒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幼兒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第三,育人為本就是要大幅提高教育培養創新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在教育的各個階段都要重視打牢創新基礎,倡導創新精神,激發創新活力。
第四,育人為本就要以幼兒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以幼兒為主體就是要遵循教育規律和幼兒身心發展規律,把促進幼兒健康成長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三、“育人為本”的兒童觀
(一)幼兒是發展中的人,要用發展的觀點認識幼兒
(二)幼兒是獨特的人
(三)幼兒作為學習的主體,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教育對象
(四)幼兒是權利的主體
【記憶口訣】:獨特發展兩主體
(一)幼兒是發展中的人,要用發展的觀點認識幼兒
1.幼兒的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
(1)發展具有方向性和順序性
按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進行,既不能逾越,也不會逆向發展。
要循序漸進,不可“拔苗助長” “陵節而施”
(2)發展具有連續性和階段性
連續性:先前的較低級的發展是后來較高級的發展的前提。
階段性:兒童心理時刻都在發生量的變化,隨著量變的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就會發生“質變”。這要求教師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分階段進行教學,注意各階段的銜接和過渡。
(3)發展具有不平衡性
① 同一方面發速度在不同年齡階段不平衡;
② 不同方面在不同發展時期具有不平衡性。
怎么辦:適時而教,要在學生發展的關鍵期或最佳時期及時地進行教育。
(4)個別差異性
兒童發展具有整體共同特征的前提下,每個兒童的身心發展,在表現形式、內容和水平方面,都具有獨特之處。這種表現在個體發展方面的差異性,來源于個體遺傳素質和生活環境的差別。
要求:因材施教。
教資幼兒綜合素質知識點:“育人為本”的兒童觀精選習題
(真題)幼兒在游戲時總是喜歡爭搶玩具。對此,胡老師不合適的做法是( )。
A.組織幼兒討論玩具使用規則
B.讓幼兒說明會爭搶玩具的理由
C.表揚幼兒的分享及合作行為
D.讓爭搶玩具的幼兒站到墻角
答案 D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育人為本的兒童觀。育人為本的兒童觀指出學生是發展的人,以及學生是具有個性與差異的人。在學生出現錯誤時,教師要進行適時引導,題干中A,B,C選項即體現了幼兒是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又體現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幫助和引導。D選項不合適,教師不應對幼兒實行體罰。故選D。
【真題】午餐時,有些幼兒邊吃邊玩,為了讓幼兒專心就餐,李老師正確說法是( )。
A.沒吃完的不許睡覺
B.比比誰吃得最快
C.我看看誰吃得最香
D.看看誰還在那墨跡
答案C
參考解析:幼兒發展中共性與個性并存,每個幼兒都有鮮明的個性差異,我們要尊重幼兒的個性差異。該名老師應該尊重幼兒發展的個性差異。
材料
剛入園的小班幼兒,萍萍是一個性格內向的孩子,穿著又臟又舊,總是哭著要媽媽,其他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玩,程老師溫柔的擁抱他,牽著他的小手介紹其他的小伙伴和他認識。一天自由活動時間到了,只見萍萍又一個人呆呆的坐在自己的椅子上面,臉上毫無表情,一言不發。程老師見此情景,心想此時不宜和萍萍進行交談,而是應該鼓勵他和小伙伴一起玩。于是程老師叫來活潑開朗的小娜和萍萍一起玩玩具。小娜見萍萍不會玩,便教萍萍兩人很快玩到了一起。為了增強萍萍的自信心,程老師有意讓萍萍當值日生,協助老師一起發放和收拾餐具,并不斷的表揚萍萍很能干,萍萍很開心,越來越自信了。在日常學習活動中,老師經常表揚萍萍,萍萍的笑容也越來越多了。
問題:請從兒童觀角度評析文中老師的行為。
答案參考解析:程老師的行為符合“育人為本”的兒童觀,是正確的。
(1)幼兒是發展的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幼兒。幼兒具有發展的潛能和需要,所以教師要尊重幼兒,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幼兒。材料中的老師在日常學習活動中,經常表揚萍萍,萍萍越來越自信正是體現了老師用發展的眼光對待幼兒。 (2)幼兒是獨特的人。由于遺傳、環境、教育等因素的影響,每個幼兒身心發展的速度各不相同,幼兒有著豐富的個性,在教育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材料中的程老師看到萍萍性格內向,總是哭著要媽媽卻沒有直接和孩子交談,而是選擇了讓活潑開朗的小伙伴帶領她一起玩耍。此外,還讓萍萍擔任值日生,幫助萍萍樹立自信。這體現了兒童是獨特的人,教師要因材施教。
(3)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教育對象。現代教育強調幼兒既是教育的客體,也是教育的主體。材料中的程老師見到性格內向的萍萍,沒有直接對她進行教育,而是通過創造活動機會來增加萍萍的活動體驗,讓萍萍逐漸建立自信心,正是體現出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教育對象。
綜上所述,材料中程老師的行為符合“育人為本”的兒童觀,是值得提倡的
(真題)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
班上的一些小朋友不喜歡洗手,有些小朋友雖然洗手,也只是簡單地沖沖水就算了。戶外活動后,韓老師把小朋友分成兩組:一組念著兒歌認真地洗手,另一組暫時不洗手。韓老師拿出兩塊柚子皮,一組一塊,讓小朋友分別摸柚子皮內層,紅紅突然叫起來“黑了,黑了!”
果然,沒洗手那組小朋友摸過的柚子皮內層已經黑乎乎了,韓老師趁機提問:“柚子皮為什么會變黑呀?”孩子們搶著說:“他們沒洗手,手很臟”“手上有土,把柚子皮弄臟了”韓老師連忙引導:“這是我們能看見的,還有我們看不見的呢?”“細菌、病毒”,孩子們大聲說。韓老師趁熱打鐵:“如果我們不洗手就拿東西吃,手上的臟東西會沾到食物上,臟東西進入我們的肚子,身體會怎么樣?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孩子們嘰喳地討論開來,最后得出了“一定要認真洗手,做健康的小主人”的結論。活動結束后,沒洗手的小朋友,立刻跑到洗手池邊洗手,洗得格外認真,洗了手的小朋友中,有人感覺自己沒洗干凈,就認真地又洗了一遍。自此,小朋友們大都能自覺地去洗手,如果某個小朋友忘記洗手,其他的小朋友也會提醒他。
30.問題:請結合材料,從兒童觀的角度評析韓老師的教育行為。(14分)
答案參考解析:韓老師的行為是正確的,遵從了“育人為本”的兒童觀。
(1)兒童是發展中的人。兒童是連續不斷發展的個體,其身心發展具有巨大的潛能。材料中韓老師并沒有因為幼兒不會洗手而放棄了此方面的培養,而是結合“兒歌”、自主探究的形式,引導幼兒掌握洗手的重要性,遵從兒童是發展中的人的兒童觀。
(2)兒童是獨特的人。每個兒童身心發展的速度各不相同,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特長,韓老師應該將兒童看成獨特的個體,因材施教。材料中韓老師將幼兒分成了兩組,并且在活動中聽從了孩子們的想法進而開展進一步的引導活動,遵從了這一點。
(3)兒童是學習的主體,是具有能動性的教育對象。每個幼兒都是教育活動的主體,都有自己的思維和判斷。材料中韓老師并沒有直接講解洗手的重要性,而是讓幼兒自己實際操作,感知洗手的重要性以及不洗手的危害,遵從了這一點要求。
綜上所述,韓老師的行為值得我們學習,要樹立正確的兒童觀,促進幼兒更好地發展。
以上就是關于2022四川幼兒教師資格考試:育人為本的兒童觀的全部內容如果考生想要了解四川中小學教師資格面試考試時間、四川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報名時間、四川中小學教師資格報考條件等有關四川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的資訊,可以點擊四川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