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師資格面試《豐富多彩的文化》答辯試題及解析
- 時間:
- 2019-10-14 15:07:15
- 作者:
- 趙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四川教師資格網




《豐富多彩的文化》答辯
眾所周知,在教師資格面試中,對考生的考查包含兩部分——即試講和答辯。試講講的好固然重要,但是試講后的答辯環節的表現也不容小覷,對試講的結果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很多考生對于答辯中考官都會問到哪些方面的問題,這類答辯問題究竟都應如何組織作答……這些問題都需要考生認真思考和準備。
一、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樣性?【學科知識】
【參考答案】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會實踐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規律,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規律。但是,各民族間經濟的、政治的、歷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種因素的不同,又決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間存在差異。沒有不同民族、不同國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會有世界文化百花園爭妍斗艷、五彩繽紛的景象。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個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對人類社會來說,文化多樣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樣性對于維持生態平衡那樣必不可少。
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個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這個民族歷史發展的產物和人民智慧的結晶。在一個民族的歷史與現實中,民族文化起著維系社會生活、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是這個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樣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發展好本民族文化。
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一個民族的文化成就,不僅屬于這個民族,而且屬于整個世界。如古代兩河流域人民在法律與天文學上的成就,古代埃及人民在建筑與醫學上的成就,古代中國人民的四大發明,古希臘人的哲學與藝術成就等,都以其鮮明的民族特色豐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二、尊重文化多樣性有什么意義?【學科知識】
【參考答案】
一是尊重歷史發展的事實。多元文化的發展是歷史的事實。幾千年來,不是一種文化,而是古希臘文化、中國文化、希伯來文化、印度文化以及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和非洲文化等多種文化共同影響著人類社會。現實是歷史的延續,影響未來人類社會發展的同樣不會只是一種文化,只有繼續貫徹文化多樣性原則,才能不斷繁榮世界文化,才是對歷史的尊重。
二是推動世界文明進步的需要。世界文明進步,離不開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只有在保持文化多樣性的前提下,世界文化遺產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護與繼承,才能使文化生態平衡得到維持,使人類寶貴的文化資源得以共享。
三是有益于人類創新能力的極大發揮。文化多樣性是文化創造力的源泉,沒有多樣性,就沒有創造性。硅谷的成功就印證了這一觀點。有人說,硅谷之所以能深深吸引著世界,是因為“硅谷的空氣里都飄著創意”。硅谷是世界各地精英云集的科技發展高地。在這里,各種文化相互碰撞與融合,最后形成了開放度高、兼容性強、適合創業、有益發展的文化氛圍。
四是維護民族獨立和主權的必要條件。當今世界,文化是與政治、經濟相互交融。一些國家試圖借經濟全球化趨勢搞文化壟斷和文化霸權,用自己的文化標準和尺度來抑制其他國家和民族文化的發展。因此,保護和發展民族文化,不僅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需要,而且也是維護民族獨立和主權的必要條件。
三、我國春節有哪些習俗?【學科知識】
春節,是農歷的歲首,也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春節,顧名思義就是春天的節日。春天來臨,萬象更新,新一輪播種季節又要開始。人們有足夠的理由載歌載舞來迎接這個節日。于是,節前就在門臉上貼上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春節的另一個名稱叫過年。“年”是什么呢?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于是有了燃放鞭炮的習俗。春節還是個親人團聚的節日,離家的孩子不遠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團年。團圓夜,家家戶戶闔家歡聚,敘舊話新,互相祝賀鼓勵。我國北方地區在此時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征團聚。南方有吃年糕的習慣,象征生活步步高。守歲達旦,喜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彩,送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
四、說一說,在教學過程中,是如何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實施】
【參考答案】
在教學過程中我一直謹記新課程標準中要求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真正讓學生學有所獲。
進行探究活動,把全班分成小組,每組分工探究不同節日的來歷、習俗和傳統食品,體會我們國家和民族在長期的歷史演進中,所形成的獨具一格的文化傳統;通過圖片展示世界各國傳統節日,讓學生猜節日名稱,并說出節日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其他教學過程也采用了多媒體展示,學生自我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我并沒有直接講給學生,而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索性,促進學生自學的能力的提升。
總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一直謹記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通過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方式,真正實現了師生互動,教學相長。
五、說一說你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教學設計】
【參考答案】
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分析,我設置了如下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會欣賞別的國家、別的民族的優秀文化,追求“和而不同”的境界。
【能力目標】
能夠通過搜集資料,來了解到每個國際獨特的文化和習俗。
【知識目標】
知道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是通過各具特色的文化習俗表現出來;認識到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的優秀文化都蘊含著人類文明的成果。
免費領取教資筆試/面試/普通話備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