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半年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高中語文》真題及參考答案
- 時間:
- 2023-05-19 10:10:54
- 作者:
- 曾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四川教師資格網





一、 單選題 (每題3分,共15題,共45分)
1.實施“中國革命傳統作品研習”任務群教學, 教師向學生推薦研習作品,下列合適的是( ) 。
A.《邊城》
B.《東方》
C.《雪國》
D.《紅字》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邊城》是我國作家沈從文的作品,是一部抒發鄉土情懷的小說,與題干不符;《東方》是著名作家魏巍所著的長篇小說。作品是以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為背景,深刻再現在那火紅的歲月中,一位普通的志愿軍戰士的戰斗和情感歷程;《雪國》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唯美主義代表作;《紅字》是美國作家霍桑的長篇小說,故本題只有B選項與題干相符。
2.學習“外國詩歌" 開展后,教師組織學生學習外國詩人的其他作品,下列不適合的是()。
A.歌德《少年維特的煩惱》
B.艾略特《荒原》
C.普希金《致恰達耶夫》
D.雪萊《西風頌》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選項A《少年維特的煩惱》是一部小說,并不是詩歌。B、C、D均為外國詩人及其詩歌作品,故本題選A。
3.教學戲劇單元,老師讓學生根據臺詞撰寫人物內心活動并設計人物動作、表情,然后在班內互相交流。對上述做法的分析,不合適的是()。
A.可以打破對文本的唯一解讀,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
B.引導學生深入體會臺詞對揭示人物內心活動的作用
C.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戲劇沖突并深刻理解作品主題
D.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來訓練提升學生的舞臺表現力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學生自己撰寫人物內心活動,可以培養創造性思維并且深入人物內心活動,切身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從而更加深刻地體會作品的主旨思想,選項A、B、C的說法是正確的,選項D的說法不對,撰寫人物內心活動并不是為了培養訓練學生的舞臺表現力。
4.實施“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學習任務群的教學,教師指導學生梳理虛詞中“以”的意義和用法,下列語句中的“以”用作連詞的是( ) 。
A.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曬之(《論語.先進》)
B.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公孫丑上》)
C.農人告余以春及(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D.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選項D中的"以“用作連詞,表結果,”以便、用來“的意思。故本題選D。
5.在文言文復習課上,教師要求學生在括號里補充句子省略的內容,下列不合適的是( )。
A.客聞之,請買其方(為)百金 (《莊子·逍遙游》)
B.沛公軍(于)霸上 (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C.引(之)以為流觴曲水 (王羲之《蘭亭集序》)
D.(齊)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蘇洵《六國論》)
【考查內容】文言文閱讀——文言句式之省略句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A項,“請買其方百金”是狀語后置句。請買其方百金這句話省略介詞“以”,理解文言句式需要先把省略的部分補充出來。再找到謂語,不難判斷出買的對象是“其方”,而百金是購買方式,所以是謂動詞的狀語,放在謂語后就是狀語后置句。故選A項。
6.古詩詞復習課上,教師引導學生整理含有“菊”意象的詩句。下列詩句中的“菊”蘊含隱居之意的是()。
A.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離騷》
B.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劉徹《秋風辭》)
C.栽成五柳吟歸去,漉酒巾邊伴菊閑(汪遵《彭澤》)
D.問籬邊黃菊,知為誰開(秦觀《滿庭芳》)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選項A中的“菊”的意象象征了人的美好品格;選項B中通過“菊”的意象表達了對于佳人的懷念和難忘;選項C中通過”五柳“”伴菊“都能體現出隱逸的情懷;選項D所抒發的是一種傷感悲秋的情懷故本題選C。
7.實施“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研習”學習任務群的教學,教師指導學生研讀《論語》,開展研習學習,下列做法合適的是( ) 。
A.設置人物形象鑒賞專題,并以梳理主要人物言行為學習目標
B.提供本專題所選語錄的譯文,要求學生能夠準確地背誦默寫
C.要求學生查閱、比較名家評點,形成對重要語錄的深入理解
D.組織全體學生觀看電影《孔子》,評價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論語》是一部以對話為主的著作,其主要學習目標不應是人物鑒賞,A不合適;對于譯文,并不要求背誦默寫,B不正確;主要目標應對其中重點語錄進行賞析和深入理解,體會其富含的人生哲理,C做法合適;在研讀教學環節,不應組織觀看電影,會導致課堂安排失調,有失偏頗。故本題應選C。
8.教學“ 成語運用"專題課,教師提供例句要求學生辨析,下列語句中成語運用恰當的是( ) 。
A.如今生活條件好了,但也不能忘記糧食匱乏的蹉跎歲月,要拒絕舌尖上的浪費,自覺踐行“光盤行動”
B.作為一名科普作家,他把科學和文學巧妙地結合起來,創造出一個絢麗多彩、光怪陸離的植物世界。
C.在娛樂圈中,她從默默無聞的群眾演員成長為炙手可熱的一線明星,靠的是遠超常人的自律和勤奮。
D.在賽后采訪中,許多球迷認為主力隊員狀態不佳,表現差強人意,接連失誤導致比分被對手反超。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選項A中的“蹉跎歲月”是指“虛度光陰”,用在本句不太合適;選項B光陸怪離形容形狀奇怪,色彩繁雜,也形容事物離奇多變,用在該句使用恰當;選項C炙手可熱的意思是比喻氣焰盛、權勢大,使人不敢靠近,故不恰當;選項D差強人意的意思是指還算能振奮人的意志,形容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與句意不符;故本題選B。
9.教研組研讀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對“課程評價”的理解,下列不合適的是( )。
A.語文課程評價要綜合發揮檢查、診斷、反饋、激勵、甄別、選拔等多種功能
B.語文課程評價應面向全體學生,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的發展需求
C.語文教師作為課程評價的唯一主體,應當依據評價結果對學生提出學習建議
D.教師可根據實際采取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語文教師并不是課程評價的唯一主體,應當鼓勵學生、家長、教師、教學管理人員等參與課程評價。語文教師應利用不同主體的多角度反饋,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語文學習與個人發展的關系,學會自我監控和管理。學校應創造條件,引導學生參與多種評價活動,建構學習與評價的共同體,學會持續反思、終身學習。故選C項。
【考查內容】《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評價建議
10.開展“《鄉土中國》整本書閱讀”教學,教師設計學習活動引導學生掌握閱讀學術類著作基本方法,下列合適的是( ) 。
A.分小組進行田野調查,提煉典型社會現象,形成理論發現
B.歸納各章主旨,撰寫相應的內容摘要,繪制全書思維導圖
C.組織開展班級誦讀比賽,涵泳和賞析作品語言的優美之處
D.到圖書館借閱社會學理論經典著作,系統學習社會學理論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選項A進行田野調查有些不切合實際;選項B繪制全書的思維導圖,有助于幫助整本書的閱讀教學,故比較合適;選項C針對學術類著作開展誦讀比賽不太恰當;選項D系統學習社會學理論不太合適。故本題應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