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筆試試題精選-綜合素質科技常識試題
- 時間:
- 2023-05-15 16:19:31
- 作者:
- 曾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四川教師資格網





教師資格筆試試題精選-綜合素質科技常識試題
單項選擇題
1.臺風出現的海域是( )。
A.北太平洋西北部和中國南海 B.印度洋和墨西哥灣
C.北太平洋東部 D.大西洋
2.有關海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海嘯來臨時,海水可能會突然先退下去幾十米甚至幾百米
B.只有水下地震這種大地活動可能引起海嘯
C.海嘯發生時掀起的海浪高度可達幾米至幾十米不等,形成“水墻”
D.海嘯發生時,從海底到海面整個水體在波動,所含的能量驚人
3.龍卷風的實質是高速旋轉的氣流,它能把地面上的物體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龍卷風能“吸”起物體是因為( )。
A.龍卷風內部的壓強遠小于外部的壓強
B.龍卷風增大了空氣對物體的浮力
C.龍卷風使物體受到的重力變小
D.龍卷風里的“龍”把物體“抓”到空中
4.太陽處在太陽系的中心,現在已知道包括地球在內的八大行星,距太陽最近的是( )。
A.水星 B.火星
C.地球 D.土星
5.季風氣候的典型地區是( )。
A.東亞 B.南美
C.北非 D.澳大利亞
6.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單位是( )。
A.牛頓 B.焦耳
C.米 D.千克
7.古希臘時期,涌現出一大批自然哲學家。其中被西方尊稱為“科學之父”的是( )。
A.亞里士多德 B.柏拉圖
C.泰勒斯 D.德謨克利特
8.航天員利用返回艙重返地面,出艙前要先在艙內等一段時間,主要是為了( )。
A.等待醫護人員到來以確認其身體狀況
B.讓返回艙的系統回到地面后能正常工作
C.讓航天員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重力再適應
D.讓航天員能適應地面溫度
9.《論浮體》是古代第一部流體靜力學著作,該書的作者是下列科學家( )。
A.牛頓 B.高斯
C.阿基米德 D.畢達哥拉斯
10.某些食品包裝袋內有一小包物質,用來吸收氧氣和水分,以防止食品腐敗,常稱“雙吸劑”。下列物質屬于“雙吸劑”的是( )。
A.鐵粉 B.炭粉
C.氯化鈣 D.生石灰
11.以下( )洗滌用品對環境的破壞最小。
A.洗衣粉 B.潔廁靈
C.肥皂 D.沐浴乳
12.因胃酸分泌過多所食用的“抗酸劑”主要成分可能是( )。
A.氫氧化亞鐵 B.碳酸氫鈉
C.碳酸鋰 D.氫氧化鉀
13.中國的“兩彈一星”是20世紀下半葉中華民族創建的輝煌偉業。1964年10月16日我國( )成功。
A.第一顆導彈發射 B.第一顆原子彈爆炸
C.第一顆氫彈爆炸 D.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
14.氫能是一種既高效又干凈的能源,發展前景良好。用氫能作能源的燃料電池汽車備受青睞。我國擁有研究自主知識產權的氫燃料電池轎車“超越三號”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并加快向產業化目標邁進。氫能具有的優點是( )。
A.燃料來源廣 B.易燃燒,熱值低
C.儲存方便 D.制備工藝廉價易行
15.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聲音的響度來判斷的
B.敲鑼時用力越大,聲音的音調越高
C.市區內某些路段“禁鳴喇叭”,這是在聲音傳播的過程中減弱噪聲
D.用聲波能粉碎人體內的“小石頭”,說明聲波具有能量
單項選擇題答案
1.【答案】A
【解析】在印度洋和在北太平洋西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包括南中國海范圍內發生的熱帶氣旋稱為“臺風”;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東部的熱帶氣旋則稱“颶風”。故本題選A。
2.【答案】B
【解析】B項錯誤,以下幾種情況可以引起海嘯:氣象變化引起的風暴潮、火山引起的火山海嘯、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嘯、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嘯、宇宙星體引起的海嘯等。ACD三項表述都正確。故本題選B。
3.【答案】A
【解析】A項正確,根據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可知,龍卷風內部空氣流速快,外部流速慢,造成龍卷風內部的壓強遠小于外部的壓強。B項錯誤,物體浮力只和物體排開空氣的體積及空氣密度有關,這兩個量沒變,浮力就沒變。C項錯誤,在地球上物體的重力不會變。D項錯誤,“龍”把物體“抓”到空中,這是迷信說法,沒有科學道理。故本題選A。
4.【答案】A
【解析】太陽系只是銀河系中上千億個恒星中的一個,處在太陽系的中心,是一個在總體上保持穩定和平衡且不斷發光的氣體球。現在已知道包括地球在內的八大行星,距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故本題選A。
5.【答案】A
【解析】東亞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受熱帶海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的交替控制,氣候季節變化極為明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風區。故本題選A。
6.【答案】C
【解析】國際單位制中有七個基本單位,即米(長度)、千克(質量)、秒(時間)、安培(電流)、開爾文(熱力學溫度)、摩爾(物質的量)、坎德拉(發光強度)。故本題選C。
7.【答案】C
【解析】泰勒斯是古希臘學者,創立了愛奧學派,后成為古希臘著名的七大學派之首。素有“科學之父”的美稱。故本題選C。
8.【答案】C
【解析】生活在地球正常的重力環境下,人類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和各方面生理功能都適應了地表的重力環境。航天員進入太空后,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和各方面生理功能都要逐步適應失重環境。當航天員重返地面,身體又面臨一個從失重到正常重力環境的重新適應過程,這個過程被稱為“再適應”。故本題選C。
9.【答案】C
【解析】《論浮體》是古代第一部流體靜力學著作,作者是古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牛頓運動定律,著有《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光學》等。高斯創立了正態分布曲線。畢達哥拉斯最著名的是勾股定理。故本題選C。
10.【答案】A
【解析】生石灰只能吸收水分。活性鐵粉能與水和氧氣產生化學反應。故本題選A。
11.【答案】C
【解析】肥皂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硬脂酸鈉,溶解入水后由于水解作用溶液呈堿性堿性環境能讓許多生物蛋白質,脂肪發生水解,所以肥皂易于生物降解,對環境污染較小。而ABD三項的分解物均對環境有破壞。故本題選C。
12.【答案】B
【解析】抗酸劑是治療潰瘍病的常用藥,臨床上使用的主要有:含鈉抗酸劑(主要成分為碳酸氫鈉)、含鋁及鎂抗酸劑(氫氧化鋁、氫氧化鎂)、含鈣抗酸劑。故本題選B。
13.【答案】B
【解析】“兩彈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兩彈”中的一彈是原子彈,后來演變為原子彈和氫彈的合稱;另一彈是指導彈;“一星”則是人造地球衛星。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中國的“兩彈一星”是20世紀下半葉中華民族創建的輝煌偉業。故本題選B。
14.【答案】A
【解析】氫能是通過氫氣和氧氣反應所產生的能量。氫能是氫的化學能,氫在地球上主要以化合態的形式出現,是宇宙中分布最廣泛的物質,它構成了宇宙質量的75%,優點是易燃燒、熱值高,原料來源廣。但它不易貯存,工藝復雜成本較高。故正確答案為A。
15.【答案】D
【解析】A項錯誤,“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B項錯誤,敲鑼時用力越大,聲音的響度越大。C項錯誤,巿區內某些路段“禁鳴喇叭”,這是從聲源處減少噪聲。D項正確,超聲波粉碎小石頭的原理是聲波使得石頭產生頻率很高的振動,從而使石頭粉碎。這中間有一個聲波的振動把動能傳遞給石頭,使得石頭也產生振動的過程,所以這能說明聲波具有能量。故本題選D。
以上就是2023下半年小學教師資格筆試試題精選-綜合素質科技常識試題,考生可以點擊四川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了解四川教師資格筆試考試真題、四川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真題等有關四川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的資訊。
免費領取教資筆試/面試/普通話備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