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下半年教師資格考試《幼兒綜合素質》重點考點一
- 時間:
- 2020-01-07 19:52:01
- 作者:
- 陳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四川教師資格網




第一節教育觀(必考材料)更多“四川省教師資格證考試幼兒綜合素質真題”
概念: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據《教育法》規定的國家教育方針,著眼于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質教育基本特征:全民性,全面性,發展性,開放性,實踐性,創造性,基礎性,自主性。
素質教育總目標:全面提高國民素質,面向全體,全面發展。
素質教育內涵:
1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
2.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3.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4.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5.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
素質教育的外延:是終身的,貫穿幼兒、小學、中學、高等教育等各級教育,普通教育、職業教育、貫穿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
幼兒素質內涵:是指對幼兒進行全面素質基礎的教育,它包括與人的基本素質構成密切相關的體育,智育,德育,美育以及勞動和心理教育等方面。具體地講,它不僅指早期智力的啟蒙和開發,也包括其身體素質的提高,品德的培養與性格的陶冶。學會生存、學會關心、學會共事、學會明辨各種是非。
幼兒素質教育特點:基礎性,發展性,自主性。(1)面向全體幼兒,使每個幼兒都得到充分的發展。素質教育要面向全體幼兒,根據每個幼兒的實際情況和身心發展特點,尋求教育對策和教育方法。 (2)使幼兒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強調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和諧發展,強調把幼兒園辦成人人講道德、處處見精神的家園,開啟智慧、豐富知識的學園,提高體質、增強體魄的樂園。 (3)要加強對幼兒個性和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
幼兒園素質教育的作用:(1)重視素質教育,轉變教師教育觀念 (2)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師的教育素質 ①引導幼兒主動學習。要讓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 ②心中有目標,時時有教育。 ③面向全體,因人施教。 (3)貫徹素質教育,提高幼兒綜合能力 ①注重幼兒興趣的培養。②強化幼兒習慣的養成。③重視幼兒的智力開發。
幼兒素質教育內容: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及心理素質,審美素質,勞動技能素質。
策略:1從小事抓起,培養幼兒積極成功的心理情緒。2以主導為主,以教為輔。3貫徹素質教育,提高幼兒綜合能力。4注重幼兒興趣的培養,強化幼兒習慣的養成,重視幼兒智力的開發。
基本要求:(1)面向全體,讓每一個適齡兒童少年都能進到學校里來,進到班級中來。(2)促進學生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3)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4)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要想實現創新,必須以學生主動性的發揮為前提,真正尊重和弘揚學生的主動精神。(5)著眼于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教是為了不教,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更要讓學生會學,不僅給學生知識,更要給學生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
特點::(1)生活化; (2)游戲化; (3)活動性和直接經驗性; (4)潛在性。
重要性:(1)幼兒教育對人的社會性、人格品質的發展極其重要; (2)幼兒教育有助于幼兒認知的發展; (3)幼兒教育有助于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
第二節兒童觀
正確的兒童觀-育人為本
育人為本的涵義(必考材料)
1、兒童是獨特的人
2.兒童是發展中的人
3.兒童是學習主體,具有能動性的人
4、兒童是權利的主體
人的全面發展:1社會:人類社會再經濟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全面發展。2個體:人的各方面的全面發展,物質和精神生活全面的發展,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全面發展。人格智力能力體力和創造力發展。
特征:全面性,全體現,層次性,長期性,主動性。
含義:指以幼兒身心發展的現實與可能為前提,以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和諧發展為宗旨,并以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實施的,著眼于培養幼兒基本素質的教育。 全面發展并不意味著個體在體、智、德、美諸方面齊頭并進地、平均地發展,也不意味著個體的各個發展側面可以各自孤立地發展。因此,幼兒園的全面發展教育在保證幼兒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可以允許幼兒個體在某方面突出一些。同時,應注重幼兒各方面發展的和諧與協調。
體育: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智育:發展幼兒智力,培養正確運用感官和運用語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進對環境的認識,培養有益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培養初步的動手能力。
德育: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向幼兒進行道德品質教育,培養他們良好的品德,文明習慣和性格。
美育:充分發展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運用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中美的事物和豐富的審美活動來培養幼兒正確的審美觀念,使其具有感受美,表現美和初步創造美的能力以及培養其健康審美的態度。
兒童身心發展規律:1方向性和順序性2.連續性和階段性3.不平衡性4.個別差異性
兒童權利公約原則:1.兒童最大利益原則(涉及兒童的一切行為,必須首先考慮兒童的最大利益)
2.尊重兒童基本權利的原則(體現著對兒童的尊重,對兒童獨立人格的尊重,對兒童權利的尊重,對兒童主體性的尊重,對兒童參與的尊重。)
3.教育公正原則(每一個兒童都平等地享有公約所規定的全部權利,兒童不應因其本人及其父母的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觀點、民族、財產狀況和身體狀況等受到任何歧視。)
4.尊重兒童意見的原則(任何事情涉及兒童,均應聽取兒童的意見。有主見能力的兒童有權對影響到其本人的一切事項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并獲得傾聽。)
合法權利:1生存的權利。2受教育的權利。3受尊重的權利。(1兒童和成人一樣,彼此平等具有相同的價值。2兒童作為權力主體擁有權力。3兒童作為權力主體的特殊性。
現代兒童觀:1兒童是人,他具有生存權,具有人的尊嚴以及其它一切基本人權。2兒童是一個全方位不斷發展的人,他具有滿足生存和發展需要的權利。3兒童期不只是為成人期作準備,具有獨立存在的價值。4不同性別的兒童應當受到平等的待遇。5兒童有生動的精神生活,成人尊重和珍視這種精神生活。6兒童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可以給成人以啟示,成人應當向兒童學習。7每個兒童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力。8兒童有權享有歡樂自由的童年。
第三節教師觀
幼兒教師職業勞動特征:
1. 教育對象的幼稚性2.勞動任務的全面性和細致性3.教育過程的創造性
4.教育手段的示范性5.教學行為的自主性
新課題正確的教師觀(必考材料)
1. 教師是幼兒的傾聽者、觀察者2.教師是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
2. 教師是幼兒學習活動中的合作者4.教師應成為研究者、學習者、創造者
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包括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
幼師知識結構:1幼兒生理,心理和教育方面的知識。2廣播的文化,科學和藝術知識。
幼師能力結構:1觀察和了解兒童的能力。2設計教育活動的能力。3組織管理能力。4對而已進行行為輔導的能力。5與幼兒和家長溝通的能力。6獨立思維與創造的能力。7反思能力。
心理素質:1具備良好的情感特征(對幼兒真誠的熱愛,對學前教育事業的熱愛)2具有積極穩定的情緒特征。3具備良好的性格特征。
專業化的特征:1專業化的幼兒教師是研究型的教師(專業化的幼兒教師是兒童的研究者,專業化教師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2專業化的幼兒教師是反思型的教師(自我成長和專業發展的核心因素)
專業發展階段:順應階段,適應階段,發展階段,專業化階段。
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
1. 學會學習,成為終身學習者2.勤于反思,成為反思的實踐者
2. 恒于研究,成為教育教學的研究者4.重視溝通加強交往與合作能力
5.勇于創新,加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幼兒教師專業發展途徑:職前培訓、入職培訓、在職培訓、自我教育
教師職業的責任是教書育人,提高民族素質,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教師職業價值: 外在價值—為社會做貢獻 內在價值—維持生計
免費領取教資筆試/面試/普通話備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