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考點:常見病及預防2
- 時間:
- 2018-12-21 14:31:16
- 作者:
- 陳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四川教師資格網




1.急性支氣管炎
(1)病因
病原體是各種病毒或細菌、或病毒和細菌合并感染,多由上呼吸道感染蔓延開來,也有的是麻疹、感冒等急性傳染病的合并癥。是詬病、營養不良的患兒常易得此病,并易復發。
(2)癥狀
最常見的癥狀是發熱、咳嗽,初為干咳,逐漸有痰,小兒不會吐出,多將痰咽下。幼兒可吐出白色粘液狀或黃色膿痰,發熱一般經3~4天才退,咳嗽可持續1~2周患兒可有食欲不振、疲倦、頭痛、嘔吐及消化不良等表現。
(3)治療
①一般治療:注意多休息點,多喝開水;
②對比治療:發燒可用退燒藥,咳嗽可用止咳化痰藥等;
③控制感染:需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磺胺類藥物等,也可用蒸汽減輕咳嗽。同時,須服用維生素B和維生素C,以增強抵抗。
2.腹瀉
(1)病因
①非感染性腹瀉
因喂養不當、腹部受涼等引起,如進食量過多,食物不易消化等。
②感染性腹瀉
因食物或餐具等被病菌感染,引起胃腸炎,多發生在夏秋季。
③疾病
消化道外的疾病如感冒、中耳炎、肺炎等導致消化功能紊亂也可致腹瀉。
(2)癥狀
①病情輕者食欲尚正常,腹瀉多幾次,大便呈蛋花湯樣。
②病情重者,一日瀉無數次,大便呈水樣,尿量明顯減少或無尿,高燒40%,機體丟失大量水分和無機鹽而發生脫水,脫水的表現是眼窩凹陷、口唇干裂、非常口渴、精神極差。
(3)護理
①注意腹部保暖;排便后用溫開水洗凈臀部;調節飲食。
②按醫囑服藥、反復徹底治療腹瀉;僅僅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并可致脫水、酸中毒可致生命危險。
(4)預防
①提倡合理喂養,“夏季要勤喝水,不可將乳兒口渴誤為饑餓,而增加飯量”,給乳兒加輔食要由少到多,每次只添加一種新食品。嚴寒酷暑不宜給乳兒斷奶。
②注意飲食衛生,做好餐具的日常消毒工作。
③隔離患兒,用具消毒,患兒所用的尿布、屎盆等要徹底消毒,以免交互感染,造成流行。
3.泌尿系統感染(尿道炎、膀胱炎、急性腎盂腎炎)
(1)病因
80~90%的大腸桿菌是導致泌尿道感染的主要原因。特別是女孩的發病率高于男孩.這是因為女孩的尿道短,更容易引起感染。
(2)癥狀
①急性腎盂腎炎在小兒泌尿系統感染中較常見。多數患兒起病高熱、面色蒼白,常伴有胃腸道癥狀,如嘔吐、腹痛、腹瀉等,也可有精神萎靡、昏睡。為此,嬰幼兒不明原因的發熱,應及時檢查尿常規,進行細菌培養,以免漏診;
②膀胱炎、尿道炎為下部感染的癥狀,如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尿道有燒灼感,一般不影響腎功能。
(3)護理
①應注意休息,多飲水,增加尿液的排出,減少細菌在尿道內的停留時間,以減輕癥狀;
②在醫師指導下應用抗生素;
③反復發作,需考慮有無尿路畸形,并作進一步檢查;
④由于腎盂腎炎較易復發、重復感染,痊愈后仍需定期復查,每3~6個月復查一次,連續兩年。
(4)預防
①加強衛生教育,注意兒童會陰部衛生;教育幼兒不用洗腳水洗臀部,不用公共毛巾洗澡,勤換內褲,要盡早穿整襠褲;
②平時多飲開水,增加尿液排泄,沖洗尿道;
③治療各種腸道疾病和傳染病,徹底治療蟯蟲病。
強化練習
1.手足口病是近幾年幼兒的高發病,高發季節是夏季,( )歲幼兒多見。
A.1~2
B.2~3
C.3~4
D.4~5
【答案】A。解析:手足口病是由柯薩奇病毒感染引起的皰疹性傳染病。患者是主要的傳染源,夏季為高發期,1~2歲幼兒多見。
2.( )是一種由鏈球菌引起的發疹疾病,通過直接與病人或帶菌者接觸傳染給易感者,多發生在冬春季。
A.流行性感冒
B.風疹
C.麻疹
D.猩紅熱
【答案】D。
3.幼兒園應該如何預防傳染病?
【答案要點】
(1)控制傳染源。越早發現和控制傳染源,對防止傳染病流行就越有利。
(2)切斷傳播途徑。切斷傳播途徑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制定和執行清潔衛生制度;做好衛生消毒工作。
(3)提高幼兒抵抗力。提高幼兒抵抗力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增強幼兒體質;做好預防接種工作。
免費領取教資筆試/面試/普通話備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