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_色妞www精品一级视频_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_91免费播放

歡迎您訪問四川教師資格證網! 本站為四川教師資格考試民間交流網站,為考生提供考試報名時間安排及教師資格證常見問題答疑等相關信息,教師資格證官網還以四川省教育考試院www.sceea.cn或當地教育局所示為準。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招聘交流群

考生交流群

微信小程序

免費領課/找工作

在線咨詢
公眾號
交流群
考生交流
合作聯系
在線做題
短信提醒
教師資格考試動態提醒
獲取驗證碼

特別提醒:

1.提醒為短信模式,請填寫本人正確的手機號碼

2.確認預約后,會有專門的客服確認您預約的項 目,請保持通訊暢通

3.如有任何問題,請致電客服熱線:
或點擊網站首頁的在線咨詢

2016年教師資格《保教知識與能力》重要考點(3)

時間:
2018-12-21 14:12:35
作者:
陳老師
閱讀:
來源:
四川教師資格網
 

  第三節 嬰幼兒身心發展

  嬰幼兒身心發展是指作為復雜整體的個體在嬰幼兒發展過程中,不斷發生變化的過程,特別是指個體的身心特點向積極的方面變化的過程。嬰幼兒的身心發展包括生理發展也稱身體發展和心理的發展兩方面。身體發展包括機體的正常發育和體質的增強兩個方面。心理的發展指人的精神方面的發展,包括認知和意向兩方面的發展。認知發展指感知、記憶、思維等;意向發展指需要、興趣、情感、意志等。

  生理發育和心理的發展密切相關。生理的正常發育是心理正常發展的基礎,而心理的正常發展又會促進生理的發育。比如,一個身體贏弱的幼兒,飲食和睡眠不佳,生理發育遲緩,不能正常地參與其他幼兒的游戲和活動,這就不可避免地影響他的情緒、自尊心、人際關系等心理方面的因素,阻礙其心理的健康發展。相反。一個被老師忽略或不當懲罰的孩子,心理發展受到影響,會產生一些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又會影響其食欲、睡眠和免疫功能,從而影響其正常的生理發育。

  一、嬰幼兒的身體發展

  嬰幼兒的生長發育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時期:即新生兒期、嬰兒期、幼兒前期、幼兒期(學齡前期)。

  (一)新生兒期

  新生兒期是指出生后的第1個月內。即俗語所稱的“月科孩子”。從受孕成胚胎至分娩,胎兒在母體內發育了40周,已經為準備生活于母體外創造了必要的生理條件。胎兒在發育階段因為有母體的保護,所以胎兒對外界的感應并不明顯。當胎兒孕育成熟脫離母體來到人世的最初階段,其機體對自然生活環境的適應需要2~3周才漸趨穩定。在這個期間,新生兒的神經中樞發育不完善,器官機能活動能力不足,非常容易受體內外不良因素的侵襲,所以對新生兒需要特別保育。產婦“坐月子”的習俗,不僅僅是產婦恢復身體機能的需要,也是新生兒適應自然環境的需要。

  新出生的男孩平均體重為3.15千克,女孩為3.10千克。成熟兒最低為2.5千克,最高可達4.0千克甚至更重。新出生的男孩平均身長為50.5厘米,女孩為49.5厘米。成熟兒最短為45厘米,最長可達53厘米或更長。新出生的男孩平均頭圍為34.0厘米,女孩為33.5厘米。新初生嬰兒的胸圍比頭圍小1~2厘米.男孩的平均胸圍為32.4厘米,女孩為32.2厘米。

  嬰兒剛出生時,可在頭顱的上方摸到前囟,它是額骨和兩塊頂骨尚未連接形成的菱形間隙,約l.5厘米×2厘米.以后逐漸變小,至l~1.5歲時閉合。后囟在頭顱的后方,是由枕骨和兩塊頂骨形成的三角形間隙。出生時后囟已很小或接近閉合,一般在出生后6周時應閉合。在囟門處頭骨尚未連接,這里只有頭皮和腦膜.嬰兒的其他顱骨之間也還沒有形成緊密連接,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嬰兒出生后的第一年.腦的重量增長一倍,兩歲時增長兩倍,以后增長速度才放慢。囟門和顱骨縫的存在就是要為頭顱的容量提供可變性條件,即為兒童腦的飛速發育留下了空間。

  有些新生兒剛出生時頭皮上長有黑發,這是胎發,胎發以后會脫落并長出新的頭發。嬰兒出生時就有瞬目反射,當有大的響聲或碰碰小兒或觸其角膜可引起瞬目(眨眼)動作。出生后最初幾日就有視力,初期只能感覺到光線,能看到東西但模糊不清,常有生理性斜視或復視。足月新生兒對于高大的聲音的反應是驚嚇反射、眨眼或啼哭。若啼哭時聽到聲音,也可能表現啼哭停止,以后逐漸喜歡柔和的聲音,1個月末可以集中精力聽聲音,輕輕拍掌可以使之停止啼哭。足月新生兒在出生后頭幾天內味覺相當靈敏,可以識別甜、苦、酸等不同的味道。4~5個月后,味覺才能進一步發展。新生兒的嗅覺發育較差,從1個月起才可感到強烈的氣味,到7~8個月時嗅覺發育靈敏,第二年內可識別各種氣味。新生兒生下來就有觸覺,以口唇部分最靈敏。用東西碰到小兒口唇,可引起吸吮反射。當小兒臉頰部接觸到母親****或其他部位時,即可出現尋找乳頭的動作。

  新生兒溫度覺發育良好,出生后若放在較冷的環境中,小兒就會啼哭、戰栗,放在溫水袋上則表現平靜。痛覺發育較溫度覺稍差。出生后第2個月起才對刺痛有痛苦的反應。由這些外感受器傳來的興奮,在新生兒時期還不能形成暫時性聯系,需到出生后2~3個月才能形成。

  觀察嬰兒第一次微笑的時間對掌握其健康生理指標也很有意義,有人曾統計400例健康小兒第一次出現微笑的年齡:11%的小兒是在出生后2~3周,49%在3~4周,21%在4~5周,l9%在5~6周。個別正常足月兒出生后8周還不會微笑。如果在8~10周還不會微笑,就應該考慮兒童智力發展可能出現了問題。

  新生嬰兒的皮膚上蒙有一層白色污垢。這層東西以后會慢慢地被吸收掉。新生兒的臉往往浮腫、凹凸不平。頭顱變形,前額低、腦袋長而扁,有的新生兒頭部還會留有產鉗形成的烏青塊,有的孩子會因頭皮下局部出血形成突出的血腫,這往往是分娩時壓力所產生的作用。新生兒的皮膚顏色很紅,以后會慢慢恢復正常膚色。新生兒初生的一兩天內,身上可能會出現黃疸,這種黃疸持續大約l周左右。如果在出生的第一天就出現黃疸,并持續一周以上,就需要請醫生查看。新生兒的脊柱底部常會有青灰色的斑,人稱“蒙古斑”,這種青斑以后會逐漸消失。新生兒的身上一般都會布滿胎毛,這些胎毛通常在1周后脫落。在以后的2周中。新生兒全身皮膚會呈現干燥、鱗狀紋路,以后還會脫皮。

  (二)嬰兒期

  嬰兒期是指出生后l~12個月,也有人稱這個階段為乳兒期。這個階段,是孩子一生中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l歲以內嬰兒體重增長很快,但此期間嬰兒的體重增長不平衡,前六個月增加體重快,后六個月增長體重比前六個月少一些。在正常養護條件下,前3個月,嬰兒每月平均增重可達700~800克,以后逐漸減慢。后半年每月平均增重400~450克,全年平均每月增加500~600克。因此,小兒出生后4~5個月時,體重可達出生時的2倍,1歲時可達出生的3倍或稍多。嬰兒到12個月時體重約10千克至10.5千克。

  (三)幼兒前期

  幼兒前期是指l周歲至3周歲階段。這兩年中幼兒的身體發育比第一年稍慢,2歲以后,體重增加更慢,也不很均勻。在正常的養育條件下,2~3歲兒童體重平均每月增加180克,每年約增加2000克。至2周歲時體重大約在12.5千克左右,體重可達出生時的4倍。在兒童出生的第三年身體發育速度較前兩年稍慢,年增加體重約2000克,3歲時體重大約在14.5千克左右。

  幼兒出生的第二年全年頭圍僅增長約2厘米,5歲時約達50厘米,l5歲時約達53~54厘米,已與成人頭圍大致相似。幼兒在正常發育情況下,在10~17個月時,萌出4顆第一乳磨牙。18~24個月期間,萌出4顆尖牙。20~30個月,萌出4顆第二乳磨牙。2歲半時應該出20顆乳牙,兒童到3歲時乳牙已經出齊,咀嚼能力也有了明顯的提高。乳牙共20顆,上下各10顆,從中線向外依次為中切牙、側切牙、尖牙、第一乳磨牙和第二乳磨牙。出牙的早晚及牙生長的速度是體格發育的指標,而出牙的順序比出牙的早晚更為重要。

  (四)幼兒期(學齡前期)

  幼兒期是指3~6歲,即幼兒園教育階段,也稱學齡前期。這時期孩子體格發育較慢,各項生理指標發育比較平衡.給人一種長不大的感覺。在這個階段的身體發育過程中,兒童的脂肪會進一步下降,肌肉組織進一步增強和發展,但此時的肌肉仍然顯得瘦弱而無力,以后肌肉會不斷生長和增強,兒童的體格會逐漸健壯起來。幼兒期的體格具有較成熟的外觀,上下肢比較苗條,上身狹窄成錐形。幼兒期身高的增加超過了體重的增長,體重增加逐漸從第3年的2.3千克減慢到第5年的2千克,身高的增長逐漸從第3年的8.9厘米減慢到第5年的6.4厘米。如果兒童在6個月內的體重的增加大大超過身高的增加,家長就應該有意識地控制孩子體重的增加。如果兒童在6個月內體重和身高沒有任何變化,就應該考慮其發育可能出現了問題,就需要去看醫生并做檢查。幼兒期的顱骨長度有所增加,下巴更加突出,上頜加寬,為恒齒的生長提供了空間。面部的發育使幼兒期的面部更加成熟,面貌特征更加明顯。

  二、嬰幼兒的心理發展

  (一)嬰兒期的年齡特征(0~1歲)

  兒童出生后的第一年,稱為嬰兒期。這一年是兒童心理開始發生和心理活動開始萌芽的階段,同時其神經系統也迅速發育。

  無條件反射是先天的、與生俱來的反射。它是在種族發展過程中建立并遺傳下來的。是那些為數有限的固定的直接刺激作用于一定的感受器引起的恒定的活動。基本上是皮層下中樞的活動。幼兒先天就有許多應付外界刺激的本能,天生的本能表現為無條件反射,如:吸吮反射,奶頭、手指或其他物體,如被子的邊緣碰到了新生兒的臉,并未直接碰到他的嘴唇,新生兒也會立即把頭轉向物體,張嘴做吃奶的動作,這種反射使新生兒能夠找到食物。眨眼反射,物體或氣流刺激眼毛、眼皮或眼角時,新生兒會做出眨眼動作,這是一種防御性的本能,可以保護自己的眼睛。懷抱反射,當新生兒被抱起時.他會本能地緊緊靠貼成人。抓握反射,又稱達爾文反射,物體觸及掌心,新生兒立即把它緊緊握住。巴賓斯基反射,物體輕輕地觸及新生兒的腳掌時,他本能地豎起大腳趾,伸開小趾,這樣5個腳趾形成扇形。邁步反射,又稱行走反射,大人扶著新生兒的兩腋,把他的腳放在桌子、地板或其他平面上,他會做出邁步的動作,好像兩腿協調地交替走路。游泳反射,讓嬰兒俯伏在小床上,托住他的肚子,他會抬頭、伸腿,做出游泳的姿勢。如果讓嬰兒伏在水里,他會本能地抬起頭,同時做出協調的游泳動作。巴布金反射,如果新生兒的一只手或雙手的手掌被壓住,他會轉頭張嘴;當手掌上的壓力減去時,他會打呵欠。兒童先天帶來的本能動作有不同的性質,有些對新生兒維持生命和保護自己有現實意義。有許多天生帶來的無條件反射,在嬰兒長大到幾個月時會相繼消失,如果過了一定年齡還繼續出現,反而是嚶兒發育不正常的癥狀。

  無條件反射是建立條件反射的基礎。兒童的各種心理活動,即用以應答外界環境刺激的條件反射.是在無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建立的。嬰兒最初的動作是無意的,以后越來越多地受心理的支配。幼兒的動作最初是從無意動作向有意動作發展,以后則是從以無意動作為主向以有意動作為主的方向發展。即服從“無有規律”。

  (二)先學前期的年齡特征(1-3歲)

  1~3歲稱為先學前期,也稱先幼兒期。這時期是真正形成人類心理特點的時期,表現在兒童在這時期學會走路,開始說話,出現思維,有了最初的獨立性,這些都是人類特有的心理活動。因此可以說,人的各種心理活動是在這個時期才逐漸齊全的。許多心理學家認為:1~3歲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轉折期.期間出現了許多對人的發展有重要影響的事件。

  1.言語的形成

  隨著與成人的交往日益發展,嬰兒主要的交際工具——身體接觸、表情等漸漸顯得不太適用了,而言語交際的優越性越來越明顯。這種變化促進了先幼兒言語的迅速發展。如果說,嬰兒期是掌握本族語言的準備期,那么,先學前期則是初步掌握本族語言的時期。在短短的兩三年里,兒童不僅能理解成人對他說的話,而且能夠運用兒語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同時,還能根據成人的言語指示調節自己的行為。言語的形成和發展也促進了心理活動的有意性和概括性的發展。

  2.思維的萌芽

  思維是高級的認識活動,是智力的核心。幼兒的思維在實物活動中出現了,使他們的整個心理活動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它的發生,不僅意味著兒童的認識過程已基本形成,同時也引起原有的低級認識過程的質變:知覺不再單純反映事物的外部特征,也開始反映事物的意義和事物之間的關系,成為“理解性的知覺”,即思維指導下的知覺;記憶的理解性增強了,有意性也出現了;情緒情感逐漸深刻,意志行動產生了:兒童的心理開始具有最初的系統性。但幼兒的思維總是在動作中進行的,離不開對事物的感知和自身的動作,具有直覺行動性。

  3.自我意識的萌芽

  自我意識就是個體對自己所作所為的看法和態度。幼兒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在與客觀事物的相互作用中,通過“人”與“我”和“物”與“我”的比較中,逐漸認識到作為客體的外部世界與作為主體的自己之間的區別,從而形成對自己的認識,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透過他人的眼睛看自己”。大約2歲左右,孩子出現自我意識的萌芽,突出表現為獨立行動的愿望很強烈。

  (三)幼兒期的年齡特征(3~6歲)

  1.幼兒初期的心理特點

  3歲,對于多數兒童來講,是生活上的一個轉折年齡。3~4歲屬于幼兒初期,此階段幼兒多為小班階段。也稱小班幼兒。正是從3歲起,兒童才開始離開父母進入幼兒,過集體生活。這個變化比較大,兒童要有一個適應過程,而適應的關鍵,在于使幼兒與老師、幼兒園、小朋友建立感情,其中最重要的是師生之間的感情。

  處于幼兒初期的幼兒心理具有以下特點:

  (1)行為具有強烈的情緒性

  小班幼兒的行動常常受情緒支配。而不受理智支配。情緒性強。是整個幼兒期兒童的特點。年齡越小越突出。小班幼兒情緒性強的特點表現在很多方面。高興時聽話,不高興時說什么也不聽。如果喜歡哪位老師,就特別聽那位老師的話。小班幼兒的情緒很不穩定,很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看見別的孩子都哭了,自己也莫名其妙地哭起來。老師拿來新玩具,馬上又破涕為笑。

  (2)愛模仿

  3~4歲幼兒的模仿性非常突出,模仿現象較多。一方面是由于他們的動作認識能力比以前有所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他們主要是模仿一些表面現象。再大一些的幼兒的模仿則已開始逐漸內化。小班幼兒看見別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見別人有什么,自己就想有什么,所以小班玩具的種類不必很多,但同樣的要多準備幾套。在教育工作中,要多為兒童樹立模仿的樣板。教師常常是幼兒模仿的對象,因此,教師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孩子們樹立好榜樣。

  (3)思維仍帶有直覺行動性

  思維依靠動作進行是先學前期兒童的典型特點。小班幼兒仍然保留著這個特點。由于小班幼兒的思維還要靠動作,因此他們不會計劃自己的行動,只能是先做后想,或者邊做邊想。小班幼兒的思維很具體,很直接。他們不會作復雜的分析綜合,只能從表面去理解事物。因此。對小班幼兒更要注意正面教育,講反話常常會適得其反。對幼兒提要求也要注意具體,最好說“眼睛看著老師”,而不要說“注意聽講”,因為幼兒不容易接受這種一般性的抽象的要求。

  2.幼兒中期的心理特點

  4~5歲屬于幼兒中期。幼兒在這一時期主要表現為以下心理特點:

  (1)愛玩、會玩、活潑好動

  幼兒都喜歡游戲,但小班幼兒雖然愛玩卻不大會玩,大班幼兒雖然愛玩,也會玩,但由于學習興趣日益濃厚,游戲的時間相對少了一些。中班的幼兒明顯比小班的幼兒活潑好動,動作靈活,頭腦里主意也多。

  活潑好動的特點在幼兒中期更為突出的原因是:第一,中班幼兒經過一年的集體生活.對生活環境已經比較熟悉,也習慣了幼兒園的生活制度;第二,4~5歲的幼兒在心理上進一步成熟,特別是神經系統進一步發展,興奮和抑制過程都有較大提高。

  (2)思維具體形象

  中班幼兒的思維可以說是典型的幼兒思維,他們較少依靠行動來思維。但是其思維過程還必須依靠實物的形象作支柱。中班幼兒常常根據自己的具體生活經驗理解成人的語言。為了讓幼兒明白教師說的話,必須注意了解幼兒的水平和經驗,避免說過于抽象的語言。語言教學中,盡量用形象的解釋來幫助兒童理解新詞。

  (3)開始接受任務

  對小班幼兒布置任務,一般需要結合他的興趣。嚴格地說,小班幼兒還不能理智地按任務的要求行動。如前所述,小班幼兒的行動往往受情感支配,常常是無意性的。中班幼兒開始能夠接受嚴肅的任務。在實驗室進行的一些比較單調的任務,都只能從4歲開始。4~5歲幼兒的有意注意、有意記憶、有意想象等過程都比3歲幼兒有較大發展,自我控制發展迅速。在堅持性行為的實驗里.4~5歲幼兒的堅持性行為發展最為迅速,其增長程度比3~4歲和5~6歲都大。在日常生活中。4歲以后的幼兒對于自己所擔負的任務已經出現最初的責任感。小班幼兒完成值日生任務常常還是出于對完成任務過程的興趣,或對所用物品的興趣。中班幼兒開始理解到值日工作是自己的任務,對自己或別人完成任務的質量開始有了一定要求。

  4歲以后幼兒之所以能夠接受任務,和他的思維的概括性和心理活動有意性的發展有密切關系。由于思維的發展,他的理解力增強,能夠理解任務的意義,由于心理活動有意性的發展,幼兒行為的目的性、方向性和控制性都有所提高,這些都是接受任務的重要條件。

免費領取教資筆試/面試/普通話備考資料> >

教師資格備考指導 立即定制專屬備考方案

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