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市教體局創新方式幫扶貧困村
- 時間:
- 2018-12-21 21:36:09
- 作者:
- 劉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四川教師資格網




捐款落到實處 助力發展集體經濟
席草村位于觀音鎮偏遠地帶。交通條件差、產業相對落后、村里缺乏勞動力等因素,使得該村經濟不發達。全村1300余人共390余戶,其中有70余戶貧困戶。近年來,經過各級黨委政府、部門的幫扶,不少貧困戶脫貧,目前還有13戶未脫貧。
宜賓市教體局作為席草村的對口幫扶單位,多次開展形式多樣的幫扶活動。在了解到當地實際情況后,該局出資為當地建起文化健身廣場,增添了籃球場等體育設施設備;同時,為該村黑豬養殖場增添智能監管設備,為柑橘種植基地捐贈化肥,助力該村經濟發展。
席草村第一書記閔杰介紹說,目前席草村主要的產業有三個,黑豬養殖、中藥材枳殼和柑橘“春見”種植業;村上也以這些產業為依托,發展了村集體經濟,貧困戶將扶貧幫扶資金入股到了村集體經濟產業中,每年都可以分紅。
目前,村里的黑豬長勢良好,一部分已經可以出欄;枳殼長勢也較好,優質樹苗已經長到一米左右。
“我們要抓重點,統籌安排,利用好當地資源,走出屬于自己的持續發展道路。”作為幫扶小組中的一員,市教體局局長何文毅向席草村村支兩委提出建議,“可以在油樟上再做做文章,找出席草村的特色,明確一個目標,制定全村發展的五年計劃,并努力去實現。”
創新幫扶模式 開展教育心理扶貧
除了對席草村進行基礎設施改善、產業發展等幫扶外,市教體局還對全村進行了適齡兒童入學篩查,確保該村適齡兒童入學一個不少。
為了發揮教體部門的特殊作用,市教體局還創新幫扶模式,積極開展教育心理扶貧活動。由于席草村沒有學校,2017年11月,市教體局便在該村學生們上學相對集中的觀音鎮初級中學啟動了教育心理扶貧“雙益工程”。
“雙益工程”是指益師生、益社會的教育心理扶貧項目。活動期間,宜賓學院心理專家和市教育系統心理專家團隊在觀音初中陸續開展了“雙益工程”教育心理扶貧系列活動,計劃通過專家講座、團隊輔導、個案分析等方式進行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建設。
“雙益工程”項目雖定點在觀音初中,但覆蓋了當地及周邊1000多名留守兒童。據市教體局相關人員介紹,接下來,這樣的教育心理扶貧活動還將在一些貧困縣展開
免費領取教資筆試/面試/普通話備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