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8道題,答對6道你就能過教師資格第1關!
- 時間:
- 2018-12-21 16:11:59
- 作者:
- 胡老師
- 閱讀:
- 來源:
- 四川教師資格網




課代表從9月24日的一起考教師模考大賽中,精選出8道《綜合素質》選擇題,來看看你的現階段備考實力如何吧~記得轉發以及回顧喔↓
1.班主任馬老師常對學生說:“先學做人,后學做事,社會需要的是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只會死讀書的呆子。”這表明馬老師具有( )。
A.開拓創新的理念
B.素質教育的理念
C.自主發展的意識
D.因材施教的意識
答案 B
解析 馬老師對學生的要求:身心健康和諧發展,恰恰體現了素質教育的要求。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所以,正確答案是B。
2.改革評價方式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其核心價值取向是( )。
A.綜合性取向
B.選拔性取向
C.發展性取向
D.同一性取向
答案 C
解析 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有明確的表述:“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所以,正確答案是C。
3.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陳某因參與小學語文教科書的編寫工作,被當地人民政府給予行政記過處分,并處沒收全部違法所得。當地人民政府作出這一處分的法律依據是( )。
A.《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答案 C
解析 《義務教育法》第56條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教科書審查人員參與或者變相參與教科書編寫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門根據職責權限責令限期改正,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所以,正確答案是C。
4.教師在依法履行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這一義務時,不應該( )。
A.自覺遵守職業道德、做到敬業愛崗
B.熱愛學生、誨人不倦、博學多才
C.只完成教學任務,不管學生品德等其他方面
D.自覺培養學生的法制觀念和民主精神
答案 C
解析 為人師表這一義務包括很多內容,如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于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所以,不能只完成教學任務。所以,正確答案是C。
5.尊重小學生權益,以小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小學生的主動性,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提供合適的教育,促進小學生深度學習,健康快樂成長,這一理念體現的是( )。
A.學生為本
B.師德為先
C.能力為重
D.終身學習
答案 A
解析 本題考查對教育概念的理解和靈活運用。題干中強調的是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據此對選項進行篩選,A.學生為本,符合,正確。B.師德為先,題干中未涉及。C.能力為重,未涉及。D.終身學習,未涉及。
接下來就是曾讓人聞風喪膽的文化素養和基本能力題了,經過一段時間的復習后,你做起來是否更順手一些了呢?
6.“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詩句中的“汴州”指的是( )。
A.開封
B.安陽
C.洛陽
D.許昌
答案 A
解析 本題屬于傳統文化,主要考察古地理。開封,古稱汴州,卞梁等。因此本題選擇A選項。
7.中國古代官吏的選拔經歷了“世襲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的過程,其中九品中正制主要是( )采用的選官制度。
A.秦朝
B.漢朝
C.魏晉南北朝
D.唐朝
答案 C
解析 本題屬于中國古代史,主要考察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的選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采納吏部尚書陳群的意見,于黃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的制度。此制至西晉漸趨完備,南北朝時又有所變化。它上承兩漢察舉制,下啟隋唐之科舉,在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國封建社會三大選官制度之一,從曹魏始至隋唐科舉的確立,這期間約存在了四百年之久。這種選官制度,實際是兩漢察舉制度的一種延續和發展,或者說是察舉制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因此本題選擇C選項。
8.在Excel2003中,假定單元格D3中保存的公式為"=B3+C3",若把它復制到E4中,則E4中保存的公式為( )。
A.=B3+C3
B.=C3+D3
C.=B4+C4
D.=C4+D4
答案 D
解析 本題屬于信息處理能力,主要考察excel的操作。因為是相對地址引用,復制時行和列均變化了。因此本題選擇D選項。
免費領取教資筆試/面試/普通話備考資料> >